公司新闻
参赛的微电影怎么制作(微电影大赛怎么参加)
发布时间:2024-07-24
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活动规则
1、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活动规则详解如下:大赛分为剧情类、动画类和纪实类,所有参赛作品无论类别,均按统一晋级标准进行评选。赛事流程如下:参赛者需先阅读报名须知,符合条件后签署版权协议,并填写报名表。作品上传方式有两种:一是将作品刻录光盘邮寄至指定地址;二是小于500M的作品可通过官网上传。
2、F、颁奖晚会揭晓前三甲,前往法国拍摄电影。 参赛规则 A、观看报名须知,符合报名条件后B、签署版权协议C、填写报名表D、上传作品:方式一:将作品刻录数据光盘后,邮寄至“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银座写字楼7层”;方式二:小于500M的作品可以通过大赛官网上传渠道上传。
3、作品要求参赛微电影长度需控制在5-15分钟,需以“最美中国”为主题,展现大学生的独特创意。参赛者需为在校大学生,作品需原创且积极健康。参赛方式是通过大赛官网上传,附上作品申报表,并提交1分钟片花。参赛作品需保证原创,组委会不承担相关纠纷责任。
4、南方微电影大赛欢迎所有视频爱好者参与,不论你是个人或团队,只要你有原创作品且已获得创作者同意参赛,均可参加。大赛设有明确的主题要求,参赛作品需与竞赛单元主题紧密相关,例如首单元《幸福细节》。
5、比赛计分人安排 本协会一人、社团部一人 十比赛规则 参照有关活动采用三局两胜制,实行淘汰赛。
6、一.活动要求 (一)活动内容:撰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反映当代中小学生校园生活、讴歌当代社会公德和时代风尚的,适合于微电影拍摄的故事。(二)比赛要求:1.思想主题健康向上、内容新颖、富有想象力。2.有故事性、有画面感、有矛盾冲突。3.思想性、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。
大学生拍微电影讲述家乡手工茶文化获奖
西华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,通过自拍微电影《重逢——手工茶纪实》展现了他们对家乡手工茶文化的热爱和传承。这部作品在第一届万峰林微电影节上荣获二等奖,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意和努力。
罗照民,这位1993年出生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青年,自幼与茶文化结缘。他在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习期间,对家乡的传统制茶工艺充满热情,用镜头记录和传播这份独特的手艺。在他的创作历程中,罗照民拍摄了多部以茶为主题的作品。
该微电影以日照绿茶为题材,由日照市大学生精诚创业团队倾力打造,取材于团队的真实经历,得到了日照圣谷山茶场、济宁医学院、日照国鼎文化传媒公司及日照大学生茶文化协会的大力支持。《青春的喝彩》在数百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展示了新媒体在茶业营销中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。
茶与爱”国际微电影大赛颁奖礼暨微电影节,活动将于2017年10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湖州原乡小镇举行。国际世界语协会领导李仲琦强调,“茶与爱”已经成为世界语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对柴门霍夫逝世100周年的纪念也贯穿其中。他对所有获奖者表示祝贺,并期待颁奖礼和电影节的成功举行。
微电影《茶约》巧妙讲述了尤溪与杭州茶文化的历史渊源,可谓别具匠心;用微电影推介福建红茶新秀“尤溪红”,更是令人叫绝。“尤溪是我省传统产茶大县、‘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’,尤溪茶却一直不温不火。为改变这种状况,这些年,我们坚持‘做好茶’和‘做足茶文化’两手抓。
西华师范大学一群大学生凭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,通过微电影《重逢——手工茶纪实》讲述了独特的手工茶文化,这部作品在首届万峰林微电影节上荣获二等奖。3月12日,记者有机会与创作者罗照民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。罗照民,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专业的学生,是这部纪实短片的全职制作人。
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作品要求及上传方式
1、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对参赛作品的要求如下: 片长限制在2至30分钟,确保影片结构完整,包含清晰的片头和片尾,以及中文简体字幕和主创人员名单。 视频画质最低要求为720X576,即使为标清作品,也需要达到这一标准。 提交的视频格式需支持mpavi、mpg或mov,且大小不能超过500MB。
2、作品上传方式有两种:一是将作品刻录光盘邮寄至指定地址;二是小于500M的作品可通过官网上传。晋级阶段:首先通过网络投票产生八强候选人,然后由专业评委团打分确定最终八强。八强产生后,继续网络投票选出四强,同时评委团再次打分,结合网络投票结果确定最终四强名单。
3、参赛微电影作品报名条件片长:2-30分钟。影片需有完整的片头、片尾、唱词(中文简体)、主创人员名单。作品画质要求为最低720X576(标清作品)上传视频格式为mpavi、mpg、mov,上传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。参赛者必须保证提交的参赛作品是新近完成的原创作品。